星期三, 7月 29, 2015

也談教甄

我一直覺得教師甄試或者教育行政,考得科目跟日後教學或者工作其實沒啥太大關聯,我們透過這種方式選出來的教師或教育行政人員究竟是考試機器還是嘴炮達人,這樣真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嗎?我很難說服自己,總覺得這是集體自欺欺人。

以教甄來說,光是筆試就刪掉了不少教學認真卻無法好好唸書的好老師,那為何不能改變方式,例如設定代理年資達到一定年限的老師能夠免去筆試,直接複試?如果連教師的考試都是比誰考古題做得多,比誰背得多,比誰試教模式套得好、口試練得勤,我們又如何相信教育改革不只是一種形式或口號?如果連老師都是這樣競爭,我們又怎麼去說服家長去除菁英迷思?這樣的考試規則必然引領相對應的學習和教育方式,一切以求取高分為導向。

但是,我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底下,遊戲規則便是如此,排斥並不能讓我們解決問題,為了生存,我們被迫接受這樣的制度,於是許多人開始接受,並且歸納出一套方法,甚或把這樣的方法傳遞給其他需要的人,我們不再思考這樣的方式會產生如何潛在的影響,只要能考上,人生就彷彿有了保障,是的,就是保障,先沒了生存的煩惱,再來考慮要不要好好做這份工作。

慢慢的,我們很難分清到底是在考老師還是考會考試的老師,有些過來人甚至以會考試為榮,不斷的分享上榜經驗;一些主任、校長,更是樂於指導那些被戲稱為未上岸、仍舊飄飄蕩蕩的非正式教師們,讓他們繼續複製這些模式。

所以,我們怎麼能怪家長不相信教育改革,如果我們都無法脫離這樣的甄選模式,那對更加沒有選擇的學生們來說,他們只能承受,或者,就是抗拒學習來表達他們對這個制度的不滿。而我們好不容易讓他們有了多元教育的機會,卻還有人鼓吹要恢復舊制聯考,那豈不是更加容易箝制思想,以及剝奪不擅唸教科書孩子的權利?

就如同我們過去總被灌輸努力堅持唸書,直到考上大學就自由,人生就靠岸,就解脫那般;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樣的觀念讓多少大學生上了大學還不知道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麼,人生方向究竟在哪,而在高教泡沫化的現代,大學畢業不再是保障,於是轉而又追求國營事業、公職,教職等工作,繼續考試,考上了就又可以安逸。

身為一個過來人,我從來沒有上岸這種想法,因為這不過是從一個旅程換到另一個旅程。把不是岸的地方當成岸,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人生的煩惱並不會因此而解脫,永遠有我們要面對的逆境。

我想說的是,我們必須認清這種考試的本質,在無法改變大環境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學會接受它,即便是被迫;但我們不能把它當成是一種教育正確,如果連教育人員都這麼看待考試,那又怎麼能讓不適合這種形式主義的學生找到真正適合的道路。



那麼,為什麼非要考上國營事業或是公職、教職呢?

如果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如何回應家長認為孩子非得進好學校不可的迷思呢?我們如何告訴孩子,就算考不上好學校,也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就算不會讀書,也能過幸福的生活呢?!

「一個人的價值,並不能由成績決定」,如果我們真心認同,那麼我們就不會把上榜與否當作挫折,而是把每一次的經驗都當作是一次的自我成長,一位心態健康的老師,自然能夠帶出心態健康的學生。

我之所以看似繞了一圈又回到這條路(事實上,人生沒有繞路,所有選擇都是過程),那是因為這是我最擅長或是最有效果的作為而且能夠造福的人數是最多的選擇。我也曾經迷惘、困惑,但我始終走在這條路上,我的人生並不會因為我沒有當個正式老師而變得不精彩或不幸福,也不會因為我是個正式老師就沒有煩惱、壓力。人生並不會因為我們考上或沒考上什麼而停止向前,古人十年寒窗那是因為社會結構簡單,沒得選擇,但是在現代社會,如果不是對這份工作擁有一份熱情或是能力,那麼這叫做浪費時間,國家整體競爭力就消耗在此,重點是,透過這種方式招取到的很大機會都是官僚、形式主義的強者。

當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甄選方式,我由衷的希望,不要讓自己受到形式主義的潛在影響,而把同樣的模式複製在他人或下一代身上,在面對不得不的挑戰下,接受它並處理它,並且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李荊蓀,白色恐怖受難者

好人壞命 天地常態 /文:王鼎鈞 姜貴「喜歡」算命(他未必相信算命),台北市有那些「命理學家」,他一個一個說得出真名真姓。有人居室高雅,門外常常停著晶亮的黑色轎車,有人藏身陋巷,主顧大半是滿臉倦容脂粉斑剝的酒女舞女,姜貴都去請教過。我在十六、七歲「插柳學詩」的時候,我的老師擅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