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
星期六, 11月 19, 2011
鑒古知今
真怪,我看討論有提《三命通會》,但卻沒人提到《五行精紀》或《李虛中命書》,事實上三命通會很多觀念用法是從《五行精紀》所抄錄下來,《五行精紀》成書於宋代,而宋代到明代是命理一個很重大的轉折點。過去命學包含星法,但明代以降,星法由於政治因素,一般民眾難以學得,所以用法逐漸流失,這中間的斷層,我們只能在古書當中略窺一二,甚至許多用詞,夾雜諸多系統。舉例來說,五行便包含納音五行、化氣五行、正五行等等,不同系統要互相參用,必定要對該系統有所理解,方能知道何處可用,何處不可兼雜。所以後人解釋是否正確,若不往前考證,便難以貫通。拿化氣來說,對星學不解,就難以理解其中原理,明清後對化氣的用法,其實已經多少偏離早期的看法。蘭臺妙選一書亦是,此書可看到過去對納音和星學相當多的取象和用法。
此外古書當中,若單純看命書,我認為所得還是有限,事實上許多大思想家的文章,對人生命運描述及天地自然理解甚至比許多命書還來得更佳,就如《夢溪筆談》當中對化氣和納音的描述,我看網上亦少人提及;劉劭的《人物志》對人的才性,及品鑒人物之道,更早已隱含陰陽五行之道,我摘錄一段:「凡人之質量,中和最貴矣。中和之質,必平淡無味;故能調成五材,變化應節。是故,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聰明者,陰陽之精。陰陽清和,則中叡外明;聖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聖人,莫能兩遂。故明白之士,達動之機,而暗於玄慮;玄慮之人,識靜之原,而困於速捷。猶火日外照,不能內見;金水內映,不能外光。二者之義,蓋陰陽之別也。若量其材質,稽諸五物;五物之徵,亦各著於厥體矣。其在體也:木骨、金筋、火氣、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實,各有所濟。是故:骨植而柔者,謂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質也。氣清而朗者,謂之文理;文理也者,禮之本也。體端而實者,謂之貞固;貞固也者,信之基也。筋勁而精者,謂之勇敢;勇敢也者,義之決也。色平而暢者,謂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五質恒性,故謂之五常矣。五常之別,列為五德。是故:溫直而擾毅,木之德也。剛塞而弘毅,金之德也。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寬栗而柔立,土之德也。簡暢而明砭,火之德也。」這早期的人才評鑑法,即便到了後代,亦少有出其右者。
古書其實相當多,命理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千年的歷史,再不斷的試驗整合之下,方能歷久彌新,也就是說該有的都有了,發展觀念技巧只是從當中再做演變而已。現代人也不少新東西,但若不是從古法當中衍生而出,我認為可看價值就不高,因為這些東西往往難以經的起檢驗。凡事離不開「人」,古人對人的長期觀察和經驗累積,是祿命法之所以能延續到現在的主因,要站在前賢的肩膀往外看,才能看的更高、更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