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由變成自私、信任成了放任
這是洪蘭教授的感想文。
我很敬重她先生以及她本人對大腦認知神經學的貢獻,以及她所翻譯的許多腦科學相關知識的書,嗯,針對其中翻譯正確的部份。
但我認真的覺得,教育並非其專業領域,不知道為何她卻總被媒體塑造成教育專家?
這篇文章,做了許多錯誤連結,對讀者來說很容易就被誤導,以一位影響力如此廣泛的人來說,其實應該審慎一點發文的。
洪蘭教授以她朋友申請退休(後面又說提辭呈,到底是退休還是辭職令人有點亂?!)為切入點,來說明台灣教育出現的種種問題,中間參雜幾個例子,最後再連結到台灣年輕人的態度,並用一位教授的說法 「放狗出來,台灣年輕人也會跳牆」做總結。
乍看之下,好像蠻有道理,台灣時下年輕人似乎就都是這樣,我們的教育真的出了問題。但我們若是仔細看過這篇文章,就會發現許多個人主觀式理所當然,直覺式的連結,簡單說,偏見以及確認偏差。
註:偏見 — 指的是不給別人以公正的考查便貿然作出判斷。這種判斷沒有任何證據,只憑先入為主的成見而然,原因是懷持偏見的人所見的不是個人而是群體。
確認偏差 — 是個人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
我們先來看洪蘭教授的私校教師朋友,身為教職人員,我們都曾遇過所謂自私的孩子,但她沒有說出為啥他們教出這樣的學生,從頭到尾我們沒看到在教育或自我反省上的檢討、分析,卻直接暗示這個世代就是如此。
與學運的不當連結也只是否認學運的正當性,更證明她根本不知道這個其實不算學運的反黑箱服貿運動,是社會大眾對政府的集體不信任所造成。
而所謂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某國立大學法律系教出來的市議員罵大學校長妓女。這更是莫名其妙的說法,照這種神邏輯,那在國民義務教育下,所有的罪犯都是受過教育出來的,我們這些老師不就都該辭職去了?!
她的這些理由表示她與社會現實脫節,會教不好孩子,原因很可能在自己身上,我們可以理解她的情境,但最後選擇退休或辭職,其實講的這些都不是真正原因。她的退休或辭職,或許只是一種自我防衛下合理化的藉口,真實的情況可能只是她年紀大了, 教法出問題,人家根本不甩她那一套,學校打算逼退她,因為年資長,薪水高,同樣的薪水可以多聘幾個年輕教師,她自己受不了私校的模式以及自己的無能為力,所以必須給自己一個理由,避免大腦不愉快,因此必須扭曲自我概念。
這不正是洪蘭教授的專長領域嗎?怎麼還會寫出這樣的文章,這種把部份學生連結到整體的論述,居然會出自一位大學權威教授之手,且她還舉了個以前自己不愉快的案例來連結到歪理形成風氣,很奇怪,不好的都被放大,那這麼多相信她的家長都被放到哪去了?而且她忘記了她先生還曾經擔任過教育部長,那這個教育部長豈不是很失職,因為教育在他太太筆下一點長進都沒有。
所以她才會寫出:「他們念了十幾年的書,卻未學到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每天安於一點點的小確幸,沒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負。」這樣的話來,那她們這些有能力影響社會的人在做些什麼,對於基層教師面對的困境,家庭教育的缺失,升學、文憑主義仍舊當道的現代,不正是當初她們這一代的教育學者所該負起的責任嗎?
最後,洪蘭教授引用他一位教授朋友的說法,認為現在應該是「放狗出來的時候了」,說真的我不太懂這是什麼意思,是要用威權來逼迫,讓學生心生恐懼跳牆?還是單純的要求嚴格?我真的不懂,說出這些話的人是否真的知道教育需要什麼,為什麼看問題的點可以淺顯到只看到表象,而不去探討成因,如果知道成因又為什麼能夠寫出這些不當連結、以偏蓋全的文章來?
我只能說,您們在教知識,我們在想辦法教人,真的想要碰教育,就別這樣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們真的很歡迎您們來學校真真正正實習個一年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