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4, 2016

築夢



人有理想和夢想,才能鞭策自己不斷持續向前。

小時候講夢想,天馬行空,顯得可愛;學生時代的夢想,人前往往是順應著大人的期待,而其實同儕是自己最好的傾聽者,總是充滿熱血,又帶著一點不切實際;我就曾經想過將來開一間學校,把那些有共同想法的老師請來任職,那一定很有意思。

踏入社會,理想和夢想逐漸限縮,慢慢地愈來愈少談論,或者是有限度的談,因為現實中曾經挫敗的人們,很難相信改變的可能,他人的熱忱可能觸碰到自己曾經的傷痛,於是他們很難去信任,失去對他人信任的同時,也失去了對自己的信任。

校園能否出現簡體字?

小學宣導影片中的簡體字:讓觀念成為主角,包容字體的微光 在小學的教室裡,孩子們圍坐在一起,陽光從窗外灑進來,映在課桌上的彩色畫紙上。老師播放了一段宣導影片,螢幕上閃過幾個簡體字,孩子們專注地看著,聽著影片講述「性平」的觀念。這一刻,字體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