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15, 2009

牢騷


人腦真的是很奇妙的構造,擁有相當高的可塑性,卻也能僵化的異常。

我們往往不自覺地被眼前的事物侷限,只看到事物的一面,或是被由來已久的習慣束縛,遺忘了原來自己還可以換個角度,從其他方面來看看待這世界。

我想許多人都有這種經驗,當你從書中學到一門新知識,將之奉為圭臬,
迫不期待想要拿來試驗一番,但實際在運用時,卻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
於是回頭反省到底哪裡出錯,自己不夠純熟?還是書中講得隱晦,自己沒有搞懂?或是書中藏訣,沒有全盤透露?然後循環反覆,始終不得要領,奇怪的是也不會再做改變。

有些人可能在一開始就覺得不太對勁,但就是說不出哪裡怪,只能隱隱約約感到書中所說似非全盤如此,實際操作發現不行,於是開始另謀出路,但若是沒有得到解釋,一樣茫茫然然,最後乾脆把書束之高閣,雖然沒用但至少可以拿來裝飾。

只有少數的人能在接觸到新知識時和既有的經驗連結,找出自己需要的部份,觸類旁通,並且歸納整理出適合自己的一套模式。

懷疑和實踐是進步的源頭,但在我們的文化影響之下,學習往往是被動的接受,
甚少主動的探究原理,或是思考其合理性,有時乾脆就全盤接受。

「學者」善抄書,抄得越多越是「學者」。思想家只抄自家肚裏文章,越是偉大的思想家,越靠自家肚裏的東西。學者如烏鴉,吐出口中食物以飼小鳥。思想家如蠶,所吐出的不是桑葉,而是絲。—林語堂

古往今來,拾人牙慧的多,述己精華的少,今人的書更是如此,就連網上的討論也是。許多好的理論,在時間遞嬗演變之下,往往只剩樣貌相似,但其內涵卻已變質,因此我們常常搞不清楚,為什麼很多學問拿到實際場合就派不上用場。

然後我們開始找各種理由,為啥書上或是別人用來很順,但我們就是沒法像他們那樣,一定哪個環節出錯,或是有其他外在因素影響,不斷嘗試,直到宣告不治。

當然也有原汁原味的理論,但奇怪,學校教得為啥一入社會就掛?
是學校教得不對還是自己領悟出問題?且許多事情一旦讓學者或是教授碰上邊,
往往也是慘敗收場。教改為啥失敗,學校學得為啥跟實際不同,業界為啥都要再重新訓練那些剛進公司的員工?

然後我們大家都發現書本是死理論,而我們所處得環境卻是瞬息萬變,書中所學或學校所教根本無法應付這複雜的環境,或是毫無用武之地。公職人員,念得天荒地老,把所有理論記得滾瓜爛熟,出來在做啥?打公文,寫報告,或是從事一些跟唸得書不相關的雜務。企業管理唸完出來發現許多中小企業人情才是重點,到了大企業又發現自己所學已經無法應付這龐大的體系,又得重頭來過。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學習和教學模式有問題,但是多少人在改變?

所以多數人還是那80%的普羅大眾,而能抓住方向,走出自己的路的人就成了那少數的20%。而人最可怕的就是,當知道一切都不對的時候,因為習慣了,也不想轉了,想法僵化了,反而認為這樣也沒啥不好,因為多數人都這樣;或是大家都這樣,其實這才是對的!

但是人最妙的地方就是不管再怎樣惡劣的環境,都有辦法生存,要說人太僵化,但能適應各種環境,不同時也是可塑性強的表現嗎?

想起了一則有趣的論命小故事,

「你這人生前三十年奔波勞累,不知為誰而忙,不過。。。」

「不過怎樣?會好轉嗎?」


「嗯,三十過後,你就習慣了!」


人生,很多時候不都是這樣嗎?

1 則留言:

李荊蓀,白色恐怖受難者

好人壞命 天地常態 /文:王鼎鈞 姜貴「喜歡」算命(他未必相信算命),台北市有那些「命理學家」,他一個一個說得出真名真姓。有人居室高雅,門外常常停著晶亮的黑色轎車,有人藏身陋巷,主顧大半是滿臉倦容脂粉斑剝的酒女舞女,姜貴都去請教過。我在十六、七歲「插柳學詩」的時候,我的老師擅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