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0月 22, 2014

打破迷思

洪蘭:打破分數迷思,教育要教品格

我每次都要先說,我很敬重她先生以及她本人對大腦認知神經學的貢獻,以及她所翻譯的許多腦科學相關知識的書,嗯,針對其中翻譯正確的部份。

但我認真的覺得,教育並非其專業領域,不知道為何她卻總被媒體塑造成教育專家?


她的文章在純粹理論的部份我都認同,但只要一觸及個人的想法,最大的問題就是常常會夾帶偏見和確認偏差,因此產生錯誤連結,因果錯置,讀者一不小心就會被影響而不自知,就是我們常說的潛在學習。

例如這段:

「幼兒教育不是教識字,它是教品德古人雖然不知道大腦裡的神經機制,但是從生活經驗上,他們看到了兒童行為養成的原 因,知道身教的重要性,所以有很多成語(成語是前人的經驗和智慧)都教導大人要「以身作則」,不然會「上梁不正下梁歪」。還告訴我們孩子模仿的對象不只是 父母,也包括環境中一切的刺激,所以孟母要三遷,孔子要說「里仁為美」,「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這些都是很正確的教育孩子方式,但是在講求速度、生活享受的後現代生活不是這樣了。全力去中國化的結果是自己好的丟棄了,別人的長處又沒有學習到。有父母以為要做孩子的朋友才是現代的父母,殊不知孩子先要尊敬父 母,才能受教,目無尊長、沒大沒小時,父母的話也就可聽可不聽了。」

前面講的都沒錯,但卻在後面和「去中國化」這帶有政治語言的用詞做連結,但事實是,如果我們真的屏除了中華文化,那哪來的讀經班,我們祭孔做啥,我們何必保留古蹟我們所有的民俗風情包含信仰,無一不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若非如此,我們到現在又怎麼會一直處於考試領導教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心態,卻又喊著要多元學習、適性發展的矛盾情境呢

然後接在又在下一段提出:

「最主要是西方國家看到教育孩子的時機要趁早,所以鼓勵家長在家中自己帶孩子,由政府補貼母親沒有去上班少賺的零用錢,更鼓勵父母假期帶著孩子一起外出,一 起體驗生活。他們很少說孩子只要念書就好,別的不要管,因為只有從看到別人怎麼做事情,才有模仿的對象,才能由經驗中體驗出道理來。但是因為人的生命有 限,我們不可能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外面無限的東西,所以歐洲國家鼓勵閱讀,將前人經驗內化成自己的。」

那到底我們是要像中國還是要像西方?

每種文化都有它的優劣處,因此衍生出來的觀念、作法都有它所必須適應的民俗風情,這也是比較教育的功用所在,除了比較各國教育制度,還有真正的提出可行的方法,以及如何截長補短,而不是想到就拿來用,完全不考慮當地的民情,而這個才是我們教育改革當中一個明顯的問題!

所以洪蘭教授對於教育,只看到了表面的現象, 而不了解問題根源,所以無法理解為何會如此,她沒有真正體驗過一般平民百姓的生活,所以才會寫說:

我常不了解父母親為什麼肯起早睡晚的賺錢,再開車接送孩子去上昂貴的補習班、才藝班,卻沒有花時間在教導孩子的品行上。這是捨本逐末,因為直接影響孩子成功的是他的人品,不是他的知識。

天底下難得一見希望孩子變壞、品格不佳的父母 ,但人往往身不由己,父母不斷賺錢是因為這是個競爭的社會,社會價值的扭曲不是一朝一夕,這個社會本身就是最大的示範,檯面相互漫罵的政治人物、黑心的企業、製造業般的媒體,這麼多負面示範,沒有所謂的品格卻處於中高階層,他們唯一共通的是有權有錢,沒有錢不只是輸在起跑點,甚至在社會再製中成了m型化另一端下層的階級,當父母的能不拚嗎?

但即便如此,父母還是不會希望自己孩子變糟,他們努力賺錢是為了下一代能更好,送他們去昂貴補習班、才藝班就是在這強烈的社會氛圍下不希望孩子落後而產生的現象,如果可以,父母當然希望陪孩子身邊,一起成長。但現實就是他們需要賺錢,否則連生活都可能出問題,這是整個國家社會共同的問題,不能單以一個角度來看。

所以我說對於洪蘭教授的文章,理論我都認同,但她的個人看法我都持保留意見,因為透過她的身份地位,所形成的權威性,更容易影響到一般大眾,也容易產生所謂的權威偏誤

想要改變人們,我引用這句話做說明:

「你永遠無法憑藉打擊現有的事實去改變事情。要改變事情,必須建立一個新模式,讓現有的模式遭到淘汰。」— Buckminster Full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李荊蓀,白色恐怖受難者

好人壞命 天地常態 /文:王鼎鈞 姜貴「喜歡」算命(他未必相信算命),台北市有那些「命理學家」,他一個一個說得出真名真姓。有人居室高雅,門外常常停著晶亮的黑色轎車,有人藏身陋巷,主顧大半是滿臉倦容脂粉斑剝的酒女舞女,姜貴都去請教過。我在十六、七歲「插柳學詩」的時候,我的老師擅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