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月 11, 2012

自我的框架


在我們的成長歷程當中,從來沒有停止分類事物這件事,不單只是分類事物,也不斷的把人分類,我們會因為學業成績的表現被定位,出了社會,我們會因為學歷而被篩選,工作以後,因為績效而被評價。

充斥在社會的價值觀不斷的在影響我們,似乎我們也習慣以社會的價值來定位自己,一旦達不到要求,我們便會開始質疑,甚至否定自己。


求學的時候,名校跟一般學校的區別,一校當中還有資優跟普通的區分,一班當中還有以成績分好壞的差異。選擇了文法商、理工、醫不同類組之後,從大學開始,就幾乎已經決定了一個人之後工作的發展,而所選擇的科系是積累性或是非積累性,更影響了工作的機會。

所謂積累性的科系如:化工、機械、電機、會計等等,此類知識的累積具有困難度,也因此相關工作非相關科系幾乎難以勝任。而所謂的非積累性科系相較而言便較無競爭力,也就是說所從事的工作其實不管是什麼科系其實都可以應付,而這類科系的學生,往往走到最後爭相競爭所謂的公務員。


我要說的是,我們的成長歷程其實就是一種不斷的自我侷限,到大學或研究所畢業,我們的人生走向因為這些分類其實已經定了一半,開始工作以後,就更沒有機會轉型,於是我們都成了社會當中的某一類人。

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判斷某人屬於何種類型,或者進行類似的描述辨別,然而一旦人們被歸入某一類別,很多時候,他們便停滯不前了。這樣的描述和分類,其實有很大的風險,特別是在教育上,這些測驗方法是用來代表一種行為模式,而不是要人落入框架當中。不可諱言,有人一生按部就班,有人卻樂於挑戰、不喜歡太安逸的生活,有的人喜歡浪漫,而有的人卻注重實際,有成就導向,也有品質導向,也有關注於人際關係導向的人。

人們總是習慣選擇某種模式,總是在某些模式上做的比其他模式好,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判斷方法不是要拿來把人分類,而是一種思考的方向,我們都必須了解這一點,才有辦法跳出框架,然後觀看不同的方向。

「個性決定命運」,人們透過各種方式來改變他人的個性,我們總相信,若能找出個人的特質和弱點,那麼就可以改變這個人的缺點,但效果通常太慢,或是沒有效果。人們一旦被歸入一定的類型,也許會嘗試改變自己,但這樣的改變無疑在提醒他們,「喔,我就是這樣的人!」因而導致他們在這樣的類型當中陷的更深。我認同秘密當中提到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我認為的確是可用的,不論是從心理學自我暗示,或用腦神經學的鏡像神經元來解釋,都有其道理存在。秘密一書當中,有許多佛家思想隱匿其中,雖然這樣的方式並非佛教所謂的究竟,但毫無疑問的,萬法唯識,我們的世界是由我們的主觀意識所建構,因此境由心造,當自己所想的都是我不要成為某一類人的時候,其實它的反面就是正在不斷告訴自己,我會成為這樣的人。因此,把人標籤化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這阻礙了我們的思考系統觀看各個不同方向的角度。

那麼,為什麼我們非要變成某類人呢?

當我們在描述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在做的是對這個人的過去作剖析,是已經發生的事,透過這樣的分析預測此人可能的未來;而所謂的方向,我們是指未來發生的可能性,是可供選擇的未來,這在意義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很多人把適性教學搞錯了方向,因為這個孩子喜歡音樂,所以不斷累積他在音樂方面的才能;因為孩子在數理方面有天賦,因此從小著重在數理知識上的累積…… 到頭來,除了音樂、數理這孩子其他什麼都不會。一個不懂得體驗人生之美的人,我很難想像他們要怎麼去感受音樂之美,數學純粹的美。許多偉大的藝術家或是科學家、哲學家,他們都不會僅限於某一領域,而是多元性的涉獵,廣泛的擷取,才能讓想像沒有限制的延伸拓展,而激盪出許多驚豔世人的火花。

適性是找出天賦和意圖,但不是抹煞在其他天賦上的發展,過度的強調某種天賦,其實就是提昇其自我概念,導致自我概念過高;而人最大障礙就是「自我」,最後容不下其他角度的意見和看法,於是腦中的神經迴路特別偏向於某一塊區域,而無法產生這時代最需要得,創意!

我們要做的是,不要習慣某一種解法,例如:標準答案。長期被標準答案束縛的影響,就是固化自己的大腦,讓自己愈來愈僵化,失去了從不同角度、觀點來看我們這個世界的美好。許多學科學的人,最常落入這樣的框架,科學絕對不是只有「實驗、觀察、歸納」,更重要的是假說的形成,而假說如何被提出?靠的絕不只是單純的「客觀的觀察」和機械化的歸納法,而是:

「並沒有普遍有效的歸納規律,讓我們可以從經驗的原始資料中機械化地推論出假說或理論來。從原始資料到理論,我們需要有創造力的想像。科學中的假設和理論並不是從觀察到的事實中『歸納』出來的,它們是被『發明』來說明那些事實的。」Hempel, 1999

其實我更傾向用「發現」來取代「發明」,因為所有的事物本來就存在,只是等著我們去發現。許多跨時代的理論都是在一種直覺式的發現下,從想像中而生,無論是牛頓的力學理論或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因此,若沒有充分的想像力,我們能做的只是不斷的重現或是等待某次實驗意外,或是嘗試錯誤中去忽然「發現」一種新的方法。固定思維是扼殺創意最大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如屢次以同樣的方式解決類似的問題獲致滿足效果,將使人習慣定向;不再嘗試另外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獲得更大的成功。然後我們會發現古代禪宗大德們的諸多公案,所做的都是在破除我們自己的框架,讓我們能夠不落入事物兩端,而是能用不同的角度或層次來看待每個問題。

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放下」的重要性,唯有放下過去種種,才不會被既有成見束縛,就如同孩子們對諸般事物總是充滿好奇,也因為好奇,他們有著無邊的想像;放下過去,我們才能重新審視自己,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相同的事物,然後發現其中新的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李荊蓀,白色恐怖受難者

好人壞命 天地常態 /文:王鼎鈞 姜貴「喜歡」算命(他未必相信算命),台北市有那些「命理學家」,他一個一個說得出真名真姓。有人居室高雅,門外常常停著晶亮的黑色轎車,有人藏身陋巷,主顧大半是滿臉倦容脂粉斑剝的酒女舞女,姜貴都去請教過。我在十六、七歲「插柳學詩」的時候,我的老師擅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