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27, 2012

命運迷霧 — 結果論的人生?

人生的際遇往往是因為自己的想法而改變,
關鍵的時間點做出關鍵的選擇,決定了人生的發展方向。

多數人總到了關鍵點才開始猶豫,或者驚覺怎麼忽然就到了抉擇的時候,
因此往往不知所措,轉而求助命理,想藉由命理來幫助自己選擇「正確」的方向。

但什麼是「正確」呢?

我也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們憑甚麼以自己所認知的正確來決定他人的發展,
就憑一組命盤我們便能斷定他人一生?顯然這樣的觀念並不適當。

正確與否是結果論,也是見仁見智的用法。

如何發展適性的人生,我認為才是重點所在。
因此相較於一個指導者的立場,我更傾向論命者是屬於諮商與輔助者的角色,
所使用的工具便是當事人的命盤。

在論命的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往往是素未謀面之人,如何瞭解當事者所需,
給予適當的建議,命盤便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但許多人本末倒置,反以命盤來非議命主,下指導棋,忽略了人情複雜,
若不了解命主背景、所處環境、人生經歷,所給的斷語往往只會是想當然爾而非必然。

為甚麼師範教育當中,要學習教育心理、教育哲學、以及各式各樣的教學法?

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這些獨立的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是共同會經歷的歷程,
不同的時期有什麼不同的特徵,針對不同的反應要給予如何的引導,若是不瞭解這些
必然的歷程,我們往往會把正常當作異常,在這樣的情況下,犧牲的往往是受教者。

我舉一個例子,在形式運思期前的孩子,對於抽象事物尚未能作合乎邏輯的思考。
這時期一般是11歲左右,簡單說,從對具體存在事物到對抽象事物進行合乎邏輯思考
是一個歷程,多數在11歲以後才具備此項能力。關鍵就在於不是人人如此,這特質會
因人而有提前或延後的差異存在,所以有很多家長以為自己孩子很笨,怎麼講一些抽
象概念都不懂時,真正有問題的其實不是孩子,而是家長本身不瞭解這是個過程。
但若連老師都不知道的時候,那這孩子可能從該時期就被漠視或是因為老師父母都認為
他笨,而產生比馬龍效應,影響了他一輩子的學習。

許多人好為人師,卻從來沒有受過一個師者該有的訓練,但在論命之時,
卻又一副老師姿態,問命者也因為「老師」這個權威意象,就算有所質疑
也不好提出,有些更是全盤接收,遇到為其著想的老師還好,遇到沒口德的,
除了命盤講的一無是處之外,還順便落井下石,危言聳聽,問題沒解決,
煩惱又增加了。

當然,這也跟問命者本身對命理認知的錯誤有關,而且還不少。
很多人以為命理就是可以斷定將來當官或是從商,甚至可以講出職業,
再不然就是兄弟姊妹人數,學歷高低此類命定的答案。

一旦得不到肯定的答案或是回答時有轉圜空間,就認為對方不高明,
無形當中也造就了許多江湖術士不得已的鐵口,為了謀生哪怕自己都不信也要
斬釘截鐵,看看電視上那些命理老師其實也有些悲哀,他們不講的鐵一點,
人家還認為他們沒實力。但事實就是如此,沒有任何預測是必然的,因為人生
本就是非線性,而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能做到那些鐵斷,但往往已非純然藉由命盤來分析,
例如有時我們也會使用觸機的方式,那種心領神會有如靈光乍現,往往也有奇斷,
更恍論那些通靈人士藉由通靈,連你幹過啥,家裡多少人都講的一清二楚。

前面提到比馬龍效應,我不知道有多人會有這種感覺,
究竟你的人生是照你自己期待在走,還是你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當中,
甚至照著別人給你的暗示走?

若這樣的影響是好的,那麼人生自然愈來愈順暢,
反之,當命理師說前途無「亮」時,自己是否真的也就一蹶不振?

人生的起伏是常態,我們常看到結果,但總忽略過程。
環境影響人往往是潛移默化的,面對磨難時,很少有人會想到那是為將來而準備,
因此到了關鍵點時往往來不及面對,只能錯失良機。這時再來詢問解決之道其實
都已經慢了!「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李荊蓀,白色恐怖受難者

好人壞命 天地常態 /文:王鼎鈞 姜貴「喜歡」算命(他未必相信算命),台北市有那些「命理學家」,他一個一個說得出真名真姓。有人居室高雅,門外常常停著晶亮的黑色轎車,有人藏身陋巷,主顧大半是滿臉倦容脂粉斑剝的酒女舞女,姜貴都去請教過。我在十六、七歲「插柳學詩」的時候,我的老師擅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