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只是要學會一種語言(先不討論啥叫做學會),那並不難,掌握基本的文法規則,理解功能字的運用,有基本一定的字彙量,那麼基本上就能夠應付平常的需求。但是,語言的內涵絕不僅只於此,語言包涵了文化,而對於文化背景的理解能力,更是幫助自己語言能力成長的關鍵要素。假設今天閱讀一篇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文章,一個從來沒接觸過這段歷史的小朋友可能無法理解文章中的許多片段或是單字,但對於學習過國高中歷史的人而言,卻可很輕易的在既有的知識基礎上找出關鍵字,去理解該篇文章的內容,甚至可以判斷出不熟悉的單字所代表的意義。
此外,很多人在小朋友連母語都尚未熟悉的狀況下便要求他們學習外語,以為母語會造成外語學習的干擾,卻不知道,母語在協助外語的學習上,給予的幫助更勝於所謂的干擾。而更多的情況是,這些錯誤可能只是正常語言發展的特性,而不是因為受到母語干擾而產生的錯誤。
舉例來說:
1. I will go to school tomorrow.
我之前在美國中文學校的小朋友英翻中為:我會去學校明天。
2. 我明天會去學校。
台灣的小朋友中翻英為: I tomorrow will go to school.
很顯然他們在時間副詞的位置上,會受到母語的干擾影響,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受到母語正面影響的部份,在這句子當中,除了時間的位置之外,其餘的轉換都是正確的!
那什麼是正常語言發展亦會發生的錯誤呢?例如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1.Does John can sing? (助動詞的過度類化)
2.He goed. I don't know what time is it. (過去式加ed和倒裝句的過度類化)
學習遷移 ------ 正面 (+)
------ 負面 (—) → 干擾 (L1→L2) (L2→L1)
→ 過度類化 (L1→L1) (L2→L2)
L1:第一語言 L2:第二語言
學習語言的過程當中,絕對沒有一種絕對適用的教學法,不同的教學法都有本身的適用性,更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需要時間催化,但很多家長在一些商業化行銷的廣告或是本身錯誤認知下,揠苗助長而不自知,甚至造成孩子排斥語言的學習,產生學習挫折,以致於學習成效低落,惡性循環下,便徹底選擇了放棄。
在我的認知當中,母語絕對是學習第二語言或是外國語最好的輔助,母語愈紮實,那麼對於其他語言的掌握力還有文學創作力才有可能更好,在學好外語之前,是不是我們真的應該想想,把自己的國語先學好,再來談學好外語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