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02, 2012

只緣身在此山中


人們總愛把意見包裝成討論,明明早已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卻還要故作姿態的詢問他人意見,一旦彼此意見不合,便覺不受尊重,溝通不良,卻沒有自覺到正是自己促成了這樣的結果:有時,卻又因為對方和自己的互動與他人不同,而覺得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不如人,而這也是情感上一再受挫的主因。

不相信?!

隨便舉例都有一堆,像情人約會,明明心中就已經想好了要去哪,卻還是要問:

「你覺得我們去哪好?」

「喔,我覺得在家不錯啊!跑來跑去多累,放假就是要好好休息。」

「.............................」

「可是我想去看看海,騎騎腳踏車,再喝個下午茶,晚上我們可以去逛逛,
    然後去上次我朋友推薦的那家餐廳吃晚餐,聽說很棒呢!」

「哇!在家吃不就好了嗎?最近事情超多,妳隨便弄弄就好,
   我們一起躺在沙發看電影,不是也很悠閒嗎?」

「可是這樣假期不就浪費掉了,放假就是應該出去走走啊!」

「哎呀,以後有的是機會,這次我只想休息,好不好?」

「你不愛我!」

「啥?!」

「你一點都不瞭解我,也沒考慮我的感受!」

「不是妳說要討論的嗎?我是在跟妳討論啊...... 」

「那為什麼每次朋友找你,你二話不說就出去?」

「我不想跟你說了,我們之間一點交集都沒有!!」

「............................................」


許多時候,我們就是在這樣假藉徵詢意見的方式,開啟了莫名其妙的爭執。

人有時候,真的很不坦白和直接,總愛選擇拐彎抹角的方式來呈現或是探尋他人的想法,也總在出現爭執後,仍不知道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為什麼沒有人瞭解我?」

於是心中不由自主的覺得自己好孤獨,情感上的挫折為何總是自己在嘗。


那天,我坐在圖書館的一角,想到了這個問題。

我們早已習慣了用各種不同的面貌去面對各種不同的情境, 在家人、親戚、情人、朋友、同事面前,人的面向何其多,究竟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他人不認識的一面,甚至有許多自己也不認識的自己,我們往往在面臨某些情境時,才赫然發現,原來,自己還有這麼一面!也因此,我們以不同的形象活在身旁周遭的人們心中,而究竟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呢?

有些形象只會在特定的情境或機緣出現,我們所看到的或被看到的,都是部份的真實,就如有些話,有些行為,我們只會在特定的人面前展現,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部份的我,卻都不是完整的我,既是我,又非我。

但往往我們卻又喜歡要求看到別人的所有,徒增煩惱而不自知。

「為什麼有些話他只對朋友說?」

「為什麼他只有在她面前做過那些事,是不是因為他內心深處還留著一塊空間給她?」

「為什麼他從來不曾帶我做過那些瘋狂的事?」


但就如同我們無法完全瞭解自己一般,不要奢望毫無保留的感情,我們要知道的是,人性是流動的,就如同流水一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氣候,都會因而呈現許多變化,或氤氳,或朦朧,或清或濁,或急或緩,甚或只是我們自己對於流水的情感投射,都會有種種不同感受,我們雖看得到流水的流向,卻無法只站在一處看清它的全貌。

每個人都有我們無法觸及的部份,卻也都有專屬於我們的記憶,又何必強求甚至因此遺憾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李荊蓀,白色恐怖受難者

好人壞命 天地常態 /文:王鼎鈞 姜貴「喜歡」算命(他未必相信算命),台北市有那些「命理學家」,他一個一個說得出真名真姓。有人居室高雅,門外常常停著晶亮的黑色轎車,有人藏身陋巷,主顧大半是滿臉倦容脂粉斑剝的酒女舞女,姜貴都去請教過。我在十六、七歲「插柳學詩」的時候,我的老師擅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