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總是照著自己的角度解釋事物 |
同樣一句話,若有一百個人聽見,聽到的理解和反應,統統不同。人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文字,因為語言文字不足以表達人的意識,舉例來說,「你事情做完沒?」這句話隨便問人會產生幾個結果,一種是覺得自己被關心,還會擔心我工作完成沒有,人真好。另外有種人會覺得在質疑自己能力,明明知道我工作很多,卻好像我工作能力很差,事情都要拖很久,可惡!還有些人會覺得這個人很噁心,故作關心的樣子,令人生厭。同樣一句話,各方反應都不同,溝通之難由此可見。
語言文字所造成的誤會比比皆是,愈是抽象的事物愈是難以描述,有些時候一個簡單的動作所能傳達的比言語更多。當一個人情緒低落時,一個溫暖的擁抱或是拍拍肩膀,遠比千言萬語的安慰來得有用。在自然界中,語言並不是唯一的溝通工具,就像海中的一整群魚,可以同時轉彎,鯨豚的溝通也不是透過我們所認知的語言,大象除了用鼻子觸摸彼此外,也可透過發出超低頻的聲波來達到傳遞訊息的目地。
有些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我們就可以了解對方的意思,上課不專心時,老師一個眼神看過來,我們馬上就乖乖閉嘴了,老師有說話了嗎?沒有,但我們已經得知很多訊息了,「我已經發現你在講話了!」、「再講你就死定了!」,「自己看著辦!」、「不要挑戰我的極限!」,於是我們很自動的收斂,中間的過程不用開口講到一句話。
還記得有個新聞是一家人去看棒球,老爸為了接球把懷中女兒給丟出去,被坐在旁邊的媽媽狠狠的瞪了一眼的影片,這個影片還上了國外新聞,讓大家不禁會心一笑,那個眼神傳達了許多訊息,也是一句話都不用講,但我們都能意會到那眼神中的意思,超殺!
教育的傳授需要語言文字,但最大的問題也在語言文字,一段文字大家解讀都不同,就算是個人的理解好了,隨著年齡、經歷的不同,再看同一段文字的時候又會有不同感受。所以古人說:「大匠能誨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到最後,講究的就是一個「悟」字,方法教給你了,怎麼用是你自己的事,但一定要照老師教得方法來嗎?以指指月,重點是在月而不是手指;行舟渡河,河過了,舟還扛著走幹啥。但偏偏我們都被語言文字牽著走,自以為掌握了關鍵,而忽略了背後所要傳達更寬廣的意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