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06, 2012

百無一用是書生



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祇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水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 清。黃景仁

當戰亂、天災、人禍發生時,最沒用處的,或許便是書生了,如果只是自顧自的活著,人生似乎就是虛擲光陰,曾經為人類貢獻或做點有益社會的事,或許才不枉此行。戰亂仍舊有人投機鑽營,然而當一切都因天災毀壞的時候,人們或許才會發現,不管你的身份是什麼,活著,就是一種幸福!

可惜承平時代的人們難以體會,只能藉由想像警示世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校園能否出現簡體字?

小學宣導影片中的簡體字:讓觀念成為主角,包容字體的微光 在小學的教室裡,孩子們圍坐在一起,陽光從窗外灑進來,映在課桌上的彩色畫紙上。老師播放了一段宣導影片,螢幕上閃過幾個簡體字,孩子們專注地看著,聽著影片講述「性平」的觀念。這一刻,字體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