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04, 2013

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勞/王永慶



        一般人都怕吃苦,因此對待刻苦出身的人,總是寄予一份同情,這其中轉嫁自我情感的成分很重。其實苦與不苦,是在比較之下才會產生感受,就好像好吃與不好吃,是嚐過之後才能加以定論。如果一向都是吃好的,在沒有比較之下,就不覺得是好;同樣的,如果一向都是吃不好的,久而久之,也不覺得有什麼壞。了解這層道理之後,就不會覺得吃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我小的時候,農村非常貧苦,連要做苦工賺點錢,都不容易找到機會,就好像牛要耕田,卻沒有耒耜一樣。生活用品也極度匱乏,不但鞋子、書包、雨衣樣樣沒有,連衣服也是僅夠蔽體而已。日據時代,本省同胞的生活普遍清苦,加上我家中食指浩繁,生計自然更形不堪。我出生在新店直潭,由於身為長子,格外擔待了許多粗重的工作,挑水就是其中一項辛苦的差役。那時我在國小就讀,每天必須來回跋涉六公里的崎嶇山路,搭乘兩次渡船才能抵達校門。所以我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先挑水注滿水缸,所謂水缸是足供家中一天用水量的大水缸,我赤著腳、扛著扁擔,頂著兩頭晃蕩不已的水桶,一步一步爬上屋後二百多步高度的小山坡,再走到山下汲水,而後循原路挑水回家。這樣往返約五、六趟,連挑了十數桶水,才算完成挑水的任務。然後,再幫忙其他家務,工作都做完了,才用破布將書本草草結綁在背上,頂個斗笠,便匆匆趕六里山路上學去。在當時無鞋可穿的情況下,每天這樣的磨練,的確練就了相當驚人的腿力和耐力。由於從小生活環境即是如此,在心理上認為這些苦役都是份內之事,並不會產生排斥吃苦的心態,彷彿困苦一旦成了習慣,反而安之若素,絲毫不以為忤

        我九歲那年,家中的困境更是窘迫難堪了,在日人統治之下,一般人家都難免感到茫然無望,貧苦人家過的更是毫無寄託的日子,彷彿生生世世就註定和貧窮為伍,沒有超度轉運的機會。

  我從小親身體會貧窮的悲哀,內心殊多感觸,我想,以我的雙手,總有能力扭轉一家人的命運。

  十五歲小學畢業後,我暗自忖度是繼續升學?還是就業貼補家用?衡量一下家中的經濟情況以及洞悉日本人歧視本省子弟的心理後,我毅然放棄升學,決定出外闖蕩一番,賺錢來貼補家計。於是我離鄉背井,到嘉義一家米店當學徒,幫傭送米外兼打雜。當時,我除了達成分內的工作之外,還主動揣摩經營的訣竅,工作得格外費力用心。一年後,我父親肯定我有獨立創業的潛能,便告貸了二百元供我在嘉義開一家米店。賣米的時候,我用心盤算每家客戶的耗用量,如果一家十口人,每個月大約需要二十公斤米,五口之家就是十公斤。我按照這個數字設定標準,如果十口的人家一次叫了二十公斤米,我就等約莫一個月後,估計他們差不多缺米了,主動地將米送到顧客府上。若是一次只叫十公斤,則過半個月,我就要向他招攬生意。由於當年叫米不像今天可以電話聯絡,得靠人跑腿吩咐,相當不便,我這樣「服務到家」的計畫,一方面確保顧客家中不至斷米,一方面帶給顧客莫大的驚喜,顧客欣賞我的設想周到,決不會轉向別家米店叫米。

  米賣出去以後,接著就是收款的問題。到底甚麼日子登門收款,對買賣雙方都最方便呢?這也必須動腦筋想想。對於大多數吃頭路的人而言,當然非發薪日莫屬。於是我就牢記每個在不同機構服務的顧客,是每月的哪一天領薪。顧客領了薪水,我再去收米錢,十之八九都非常順利,不但節省了自己的時間,顧客也很滿意。

  這種用心經營的粗淺經驗逐漸累積,後來在台塑企業的營業管理制度都用上了。譬如,為了掌握客戶需用原料的數量,作為推銷的目標,我就設置「客戶資料卡」,記載客戶的設備、產品別以及產能數量,換算應該使用多少原料?實際生產量又如何?其中使用本公司的原料數量究竟佔多少比率?應該還可以向他推銷多少數量?有了明確的目標,就知道要如何努力去爭取。

     
其次,為了瞭解客戶和公司交易的動態,我也設定了「業務動態管理表」,運用這項管理報表,可以突顯買賣雙方的互動情態。根據這些資料,營業主管就能主動找業務人員檢討,或者要求他們深入瞭解實情,作為判斷的參考。針對各種案例作思考、判斷後採取對策,再檢討得失所在,如此循環不已,就能累積豐富經驗,運用於相關的案例。這樣,不但業務推展可以與日俱增,人才也能養成。而業務管理機能一旦發揮出來,就能夠將市場的實際情況,反應給公司作經營的參考,產生整體性的經營力量。

        然而,單單經營米店,並不令我滿足。純粹賣米的利潤遠不如自己碾米。因此第二年我增添了碾米設備,自己開了一家碾米廠。當時隔壁也有一家碾米廠,由一位日本人經營。在日本政府的統治下,我們之間存有懸殊的差別待遇。他樣樣條件都比我優異,我要和他競爭,只有格外下苦心。他的碾米廠下午五點就停工休息了,我一直工作到晚上十點半;;他洗熱水澡,我只在屋外的水龍頭旁洗冷水澡,即使冬天也不例外。這樣我每天可以省下三分錢,相當於販賣三斗米的利潤。刻苦努力追求之下,我終於能夠克服條件上的差異,業績遠勝過隔壁的日本人。

  同樣地,台塑企業能有今天的成就,並不是一開始就一帆風順、無往不利,相反的,幾乎是一開始就遭受嚴重挫折。

  台塑企業以生產PVC塑膠粉起家,民國四十六年時,每月生產PVC粉一百公噸,是世界上僅見的最小規模。可是連續生產了十個月,一公噸也沒有銷售出去,全部堆放在倉庫裡面,處境的艱難,到了幾乎無以為繼的嚴重地步。檢討的結果,原因出在產能規模太小,生產成本偏高,而國內下游加工規模也太小,無法消納。一旦找出原因,我即決心克服萬難,一方面擴充PVC粉的產能,一方面著手設置二次及三次的加工廠,消化所生產的PVC粉,加工拓展外銷。憑此總算開創了生機,並引導我國塑膠加工業的蓬勃發展。

        這一切都是從挫折當中激發出來的。如果台塑企業不是剛起步就遭遇到嚴重打擊,激發了十分堅強的求生圖存意志,而是順順利利、平平凡凡,是否仍然會有今天的國際性龐大規模,就很難說了。

  事業的順逆起伏原是不可避免的事,不可能期望它不遭受一丁點挫折。對我而言,挫折等於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失犯錯了,必須運用理性、冷靜分析,就相關因素做整體性的周詳考慮,尋求妥善的因應之道,以做為下次處事的參考與借鏡。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人生所不能免的挫折,並且從中獲益,挫折的殺傷力就等於銳減泰半。

  我自幼無力就學,又忙於生計,但是,不是缺乏學歷就不能有所作為,重要的還看有沒有透析事理的能力。求得知識若未能活用,未能在日常生活中印證,等於「無知」。這一代的碩士、博士,人才濟濟,但真能發揮潛力獲致成就的,卻是寥寥可數。若不是缺乏追根究底的精神,對問題不加深思即予放過,就是缺乏實務經驗,未經實務的印證、磨練,力量也就無法施展。所以嚴格說來,這些所謂的人才,就彷彿是質地異常精良的美材,但是未經加工雕鑿,仍然不能「成器」。

         基本上,我認為人不能沒有知識,但我強調書是供人閱覽的,不是供人擺設的,有沒有特定的書房其實並無傷大雅。平時,有疑問我翻查字典,有空閒我也勤翻它,這樣可以幫助我利用零碎的時間。而且天地之間到處都是學問,只要肯用心,窮理致知,然後依照道理而行,不但要徹底,又必須有「止於至善」的體認,凡事非追求得盡善盡美的境界不肯罷手。在這種追求過程中,就會一邊做是,一邊再探查是否還有問題存在,如果發現問題,就得在設法去除,使事情做到完美為止,這樣思考判斷能力就會不斷提升,智慧日益純熟,做事的恆心毅力自然也能維持歷久不衰。

  我一向反對年輕人過於安於現狀,因此我主持的台塑企業及長庚醫院,都鼓勵員工主動求知,提供他們機會,希望每位員工皆能充分發揮潛力。知識是被需要時最容易吸收,不是強迫得來的。因此,不要固守在一定的崗位上,更不要自恃權位穩當,應多嘗試各種不同的角度的工作,再循著工作性質的不同,去感應職務上的需要隨時補充新知,個人的腦力、生命力才不至於僵死。

  成功雖然也需要因逢際會,但更重要的是,機會來臨時,本身早已做好準備。從環境中固然必須激發自己求知的慾望,但不能遺忘了創造力的開發。別人看我今天的成就,往往認為我具有天生的創造能力,其實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創造力,就看是否受到環境的「壓迫」。

  孟母三遷,為的是選擇一個適於激發潛心向學的環境,而在第三次的遷居之前,即使天資聰慧如孟子,也難免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產生異常的行為。戰爭期間基於克敵制勝的需要,也會激發高度的創造力。這不難從人類的歷史上獲得證明,許許多多的利器,都是在戰爭的逼迫下,或者是在敵對勢力的對峙情況下發明出來的。沒有戰爭及對峙,就不會產生這些利器。

  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這也說明了創造力和環境的關係。白手起家的一代,往往處境惡劣,缺乏創業的條件。迫於現實壓力,自然心生警惕,知道沒有特意努力,根本沒有出頭的日子。為了追求創業的條件,事事必須耗費苦心,在困難中建設的基礎,一定比較踏實,所以容易獲致成功。第二代及第三代,如果善加利用這個基礎,應該會比第一代更有成就。但是人在舒適的環境中,往往不太容易激發向上的意志,創造力也相對缺乏,因此成就往往反而不如第一代。第二代多少還受到第一代的言行影響,也目睹他們辛勤奮鬥的事跡,所以大致還知道用功。可是到了第三代,不但沒吃過苦,甚至看也沒看過前人奮鬥的歷程,就容易鬆懈。人一旦鬆懈,即使有與生俱來的好條件,也是無濟於事。所以說富不過三代,這也無非環境使然。

        目前社會日趨奢靡,原因當然不只一端。但是人們虛榮的基本原因就是因為缺乏實力,只作一些表面的功夫,虛而不實。沒有實力就無法下真正的功夫,做事不按牌理出牌,也不問是非對錯,只要達到爭名奪利的目的即可。像這樣,做事既然不能吃苦、下功夫,一旦有了名利,自然虛榮、奢靡。這種不勞而獲的現象,有極大的誘惑及感染作用,大家不求實在的結果,制度必然是有欠公正,社會也一定缺乏秩序。所以逃稅、圍標等事件層出不窮,形成混亂的局面。許多人在其中混水摸魚、攫取暴利,因為是不勞而獲,自然造成社會的奢靡。

       其次,在閉塞的社會中,缺乏充分的自由競爭,也沒有比較的對象,因此動輒以眼前的一些成就自滿,這種膨脹的滿足感累積到某種程度,也會導致安逸驕賒的心態。

  知識、創造力以及對環境的敏感自覺,都左右著一個人一生事業的成敗。能夠成就事業的人,並不見得特別聰穎、能幹,只是比別人多了一份決心,即知即行,而且貫徹到底。例如,我雖然不慎為跑步有趣,甚至還感到枯燥乏味,但是為了鍛鍊體魄、培養毅力,從六十七年八月起開始的晨跑,一天也不曾間斷。每天固定四點鐘起床,颳風下雨、身罹疾病,甚或身處異國,我都不會讓自己偷閒。人生就像跑步一樣,需要不斷地學習、磨練,才能跑得穩、跑得好;也唯有從不間歇地跑,才能遙遙領先他人,捷足先登。

  我目前的生活雖然自奉甚簡,但不完全是受到幼年貧苦經驗的影響,而是我基本上認為簡樸不是生活的既定原則,而是生活態度的結果。好逸惡勞是人類的天性,如果你任期自然發展,大多數人都會趨向奢靡的生活,人生只是短短數十年一趟歷程,為什麼不多一些享受?從這個角度來探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道理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徹底加以檢討,則又不只是「難」和「易」的差別而已。所謂「由儉入奢」,大約可以分成兩種不同的情況。第一種是創辦人,本來非常的艱苦,但是他在設法克服環境的種種困難並開拓前途時,自然而然養成了勤儉的生活態度,而且堅不可移。這種創辦人一旦成功以後,物質生活當然會獲得改觀,可是因為仍然保持勤儉的生活態度,所以基本上他並不至於因事業有成而「由儉入奢」。至於第二種情況,家境清寒的兒子本來隨著父親過著勤儉的生活,後來父親事業成功,生活情況完全改觀,兒子的生活即可能變得奢侈,但是這也不能說是「由儉入奢」。因為兒子本來的勤儉,只是維環境所迫不得不然,基本心態上並無所謂勤儉不勤儉。既然如此,隨著生活環境改善轉為奢侈,本質上只是順應環境的轉變而已,既無所謂「勤儉」,自然說不上什麼「由儉入奢」。
 
        至於所謂「由奢入儉」,則不只是難而已,根本上幾乎就是不可能。因為只有極少數的人,在奢靡生活中遭致失敗後,還能夠徹底痛改前非,並且奮發圖強、東山再起。對於這種人而言,才有所謂的「由奢入儉」。其他的絕大多數人,在奢靡生活中,無不意志消沉、氣力散漫,終至墜入痛苦的深淵。對於這些人而言,「由奢入儉」不只是難而已,實際是毫無可能。

  因此,我說人們不是為了要儉樸,才來過儉樸的生活,而是遵循了這種生活方式,精神上就會產生和諧與安樂,而且越是專注,就會越淡薄於物質層面的享受,結果自然養成儉樸的生活態度。

  這是我經歷赤貧到富有的親身經驗,我所領悟到的生活態度看似簡單,但是很多人雖然「心嚮往之」,卻不願稍做嘗試。

         年輕人何必怕吃苦?任何成就,莫不由辛苦奮鬥而來,從小吃苦,終生都會受益。反之,沒吃過苦,就會怕吃苦,遇上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不必吃苦,不但難以養成積極進取的精神,反而會採取逃避的態度,久而久之,變得好逸惡勞,怕這個,怕那個,不但生活不快樂,人生也很難獲致成就。尤其人生難免吃苦,怕吃苦的人,稍稍吃點苦頭就痛苦萬分,在其一生當中,反而會吃盡苦頭。因此,成功的秘訣無他,就是

  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勞


延伸閱讀:懷念身影:敬悼「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李荊蓀,白色恐怖受難者

好人壞命 天地常態 /文:王鼎鈞 姜貴「喜歡」算命(他未必相信算命),台北市有那些「命理學家」,他一個一個說得出真名真姓。有人居室高雅,門外常常停著晶亮的黑色轎車,有人藏身陋巷,主顧大半是滿臉倦容脂粉斑剝的酒女舞女,姜貴都去請教過。我在十六、七歲「插柳學詩」的時候,我的老師擅長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