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甄來說,光是筆試就刪掉了不少教學認真卻無法好好唸書的好老師,那為何不能改變方式,例如設定代理年資達到一定年限的老師能夠免去筆試,直接複試?如果連教師的考試都是比誰考古題做得多,比誰背得多,比誰試教模式套得好、口試練得勤,我們又如何相信教育改革不只是一種形式或口號?如果連老師都是這樣競爭,我們又怎麼去說服家長去除菁英迷思?這樣的考試規則必然引領相對應的學習和教育方式,一切以求取高分為導向。
小學宣導影片中的簡體字:讓觀念成為主角,包容字體的微光 在小學的教室裡,孩子們圍坐在一起,陽光從窗外灑進來,映在課桌上的彩色畫紙上。老師播放了一段宣導影片,螢幕上閃過幾個簡體字,孩子們專注地看著,聽著影片講述「性平」的觀念。這一刻,字體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