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31, 2017

學習選擇


每到了期中、期末考後,我總會依照學生們的成績來重新分配座位,約莫20人分作四組,成績在同一區間的孩子不會坐在一起,例如滿分有四人,則四人會被打散在各組,再來是95~99這個區間,依次分配到全部分完。

同一區間的孩子可以依照分數高低,或者同分猜拳決定誰優先選擇組別和座位,總有某些孩子要選得時候,其他已經就定位的孩子會依照喜好來要求這些孩子選擇或是不要選自己這組,有些孩子總是難以決定,甚至乾脆不選,寧願最後去沒得選擇的組別。

這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請自己做決定,不要受到其他同學影響,在你的人生,你會發現,父母不斷在影響你,師長在影響你,同儕也在影響你。如果你連自己選擇位置都無法決定,那麼你以後只會愈來愈困擾,因為你無法自己獨立作主,而人生,卻是一連串的選擇所造成的。

我們的天賦、資質,可能因為環境需求,一時表現而被劃分,而後我們因為競爭(同區間分數高低排序、同分猜拳)而又再度被限縮選擇,當我們的選擇愈來愈少,若再把選擇權交給他人(依從他人期望、喜好),那究竟自己是為誰而活?

命運不過如此,我們都是在有限的環境當中,去做出我們被限縮的選擇,差別只是為他人而選還是為自己而選。

教育是潛移默化的改變,孩子們,改變命運的方法,我都已經默默在引導你們學習了。

校園能否出現簡體字?

小學宣導影片中的簡體字:讓觀念成為主角,包容字體的微光 在小學的教室裡,孩子們圍坐在一起,陽光從窗外灑進來,映在課桌上的彩色畫紙上。老師播放了一段宣導影片,螢幕上閃過幾個簡體字,孩子們專注地看著,聽著影片講述「性平」的觀念。這一刻,字體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