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07, 2009
雁過寒潭
星期六一早,趕往台北參加胖的告別式,
到了鼎佑會館,已經有許多人聚集在會場門口,
愛樂幾乎整團來了吧,我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
這些年,胖真的在那付出了許多,從他們臉上那不捨的表情,
我知道,我們同樣為這突如其來的別離傷心。
我們合唱社來了四個人,總是這樣的,緣起緣滅,
縱然喪禮往往為人所忌諱,但這最後一程,還是要送的,
雖然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知道我們在世的這些人今天專程來送他。
時間會沖淡一切,悲傷也是如此,去年在同樣的地方,
我送走了另一位朋友,經歷了這許多離合悲歡,生死的感受,
也不再一如最初的衝擊那樣難以釋懷,總是會過去的不是嗎?
人生還有什麼好計較,在經歷這些事後,
我想或許胖也給了周遭的人這麼一記當頭棒喝,
沒什麼好執著,當人走的時候,又能帶走些什麼。
告別式結束後,我和兩位學姐一起到了車站,聊了聊近況,
之後秋雅也來,四個人隨意閒扯。人生的緣份很奇妙,
我沒想過會在這樣的情況下重聚,那天,我得到了許多。。。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島嶼的回音:從文學尋找台灣的多元與包容
台灣,這座漂浮在歷史浪潮中的島嶼,承載了清領的古樸、日治的變革與戰後的喧囂。 每一次時代更迭,都帶來新的旅人,留下一抹抹文化的印痕。然而,今日的我們卻常因細微的差異而心生隔閡,彼此對立,甚至在某些極端的聲浪中,讓這片得來不易的民主土壤隱隱裂開。回望早期台灣文學家的文字,他們的生命...
-
農曆庚子年十二月廿九日,張幼儀在江蘇寶山出生,在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 其二哥,張君勱(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名嘉森,字君勱,號立齋,別署世界室主人,筆名君房,以字行,是著名的中國政治家、哲學家,中國民主社會黨領袖,中華民國憲法之父。四哥,張嘉璈(1889...
-
四字斷終生,是以日干為主,配合生月、時,以四字詮釋一生。其辭典雅賅要,富含文趣,配合鬼谷子分定經兩頭鉗論斷、韋千里八字提要,讀來更有一番滋味! 想看自己的四字斷,可以點下面連結: 四字斷終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