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11, 2012

怡然自得


搭公車是我高中時代每天的例行公事,那時每天搭31號,從二中回到大里,台中客運的司機素質良莠不齊,不僅衣著隨興,開車也一樣隨興,過站不停也是常有的事,偶爾還會停下車,把乘客放著,自己跑進超商買點心,再姍姍的回來,搞得大家都不知道該說啥才好。不過開車技術真的都沒話說,那麼大台車,在車陣中鑽來鑽去,幾乎不用減速真的可以用神乎其技來形容了。

不過台中的客運現在真的變化頗大,不僅愈來愈現代化,素質也改變了不少。影片是常搭乘這班公車的學生拍攝的,司機一路自得其樂,歡樂的氣氛也感染了整車的乘客,把一份辛苦的工作變成了散播歡樂的媒介,讓人看了也跟著開心了起來。跟那些每天抱怨自己工作的人相比,真的便是境由心轉,這或許也是當年孔子稱讚顏回所說得:「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怡然自得的樂天之性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島嶼的回音:從文學尋找台灣的多元與包容

台灣,這座漂浮在歷史浪潮中的島嶼,承載了清領的古樸、日治的變革與戰後的喧囂。 每一次時代更迭,都帶來新的旅人,留下一抹抹文化的印痕。然而,今日的我們卻常因細微的差異而心生隔閡,彼此對立,甚至在某些極端的聲浪中,讓這片得來不易的民主土壤隱隱裂開。回望早期台灣文學家的文字,他們的生命...